Focus Hatchback
1,497
c.c.
掀背
3
車型
83.9 - 97.9萬
查看所有照片
451,274
2021
1月
5
第 4 代 Ford Focus 原廠在 2018 年 4 月登場之初,原廠就依據不同市場需求同步亮相五門掀背、四門轎車、以及 Wagon 旅行車。但有趣的是,當時歐陸除有 ST-Line 運動化車型、Vignale 豪華版本外,還首度推出以五門掀背加高的 Focus Active,後續更追加 Focus Active Wagon,這兩個產品後續在中國也有導入(分別為福克斯 Active、福克斯獵裝版)。
Focus Active 其概念就跟過去 Volvo V40 Cross Country 相當類似,或者說初代的 Mercedes-Benz GLA 也可視為 A-Class 的加高版一般。可提供比起一般掀背更高的離地高與視野,有著更佳的地形通過性,但是卻不會像傳統 SUV 有著高過 1.6 米的車高,因此更能對應都會區狹窄的停車限高、並且在操控上仍能有接近傳統掀背車的駕馭感受。更直觀的說,Subaru 由 Impreza 掀背衍生出的 XV 車系,更是一般品牌這類訴求中型掀背加高後成為 Crossover 或 SUV 的顯著例子。
第 4 代 Focus 車系 2019 年 2 月臺灣市場國產後,不僅有著 1.5 升 3 缸渦輪動力、全新 C2 底盤等科技帶來全新風貌,更透過搭載 Co-Pilot360 這樣的 Level 2 等級半自動駕駛輔助,在市場上獲得許多消費者肯定。筆者自己也因為自身用車需求購入此代 Focus ST-Line Lommel 五門,算是對 Focus 整體產品表現有很深的體認。
此次 Focus Active 問世 2 年後終於國產導入臺灣,適逢國內陸續有 Toyota Corolla Cross 等重量級跨界休旅炒熱市場,可謂「來得早,不如來得巧」,福特六和終於打出 Focus Active 這張牌,1 月 8 日上市前展間分為好動版、任性版雙車型編成,並各以 84 萬、94 萬接單,鎖定 Honda HR-V、Mazda CX-30、Škoda Karoq 等車作為假想敵,而市場表現最強的 Toyota Corolla Cross 訴求實用經濟性、與 Focus Active 訴求的時尚個性化略有不同。至於實際產品表現如何,試車組此次受福特六和之邀參與媒體公辦試駕,主要體驗 Focus Active 頂規任性版,筆者也會就自身對第 4 代 Focus 的瞭解,來看看它與一般 Focus 有何不同之處!
談外觀前,筆者首先說件有趣的差異,一坐進 Focus Active,筆者下意識就先猛調整駕駛座電動座椅的高度,心想「怎麼這麼高」,但最後卻發現其實坐椅已經降至最低了!
畢竟筆者自身的 Focus ST-Line Lommel 原先就較一般的 Focus 離地高降低 10mm、車高低了 15mm,車高來到僅 1,465mm,相對而言是較為低趴且運動化的坐姿。Focus Active 卻是反其道而行,不僅底盤離地高由 ST-Line 的 123mm、提高 40mm 後來到 163mm,車高來到 1,513mm、相較 ST-Line 高出達 48mm,更重要的是原廠強調前座坐姿提高 40mm、後座坐姿亦加高 44mm,這就是筆者一上車就察覺有明顯差異的地方!
大家不要小看這 4 到 5 公分的差別,光是座高的差異,實際上就能在行車時帶來與傳統掀背不一樣的視野。比如說行經高架道路,全車成員就更容易看到車窗外的景色,停車或市區十字路口、也減少駕駛需要前傾身體掃描車前左右的機率。對許多不便彎腰的族群,進出高度適中的 Focus Active 車室、亦不需「跌坐」,或像傳統中大型 SUV 需要「攀爬」進入,都是 Focus Active 獨特的產品特色。設定低於 1.6 米的車高,也跟 Mazda CX-30 的訴求類似,都是要符合像臺灣這類都會機械停車場最低 1.6 米的限高。
Ford Focus Active與Focus五門掀背比較 | ||
車系 | Ford Focus Active | Ford Focus |
車長(mm) | 4,397 | 4,378/4,387 |
車寬(mm) | 1,844 | 1,825 |
車高(mm) | 1,513 | 1,480/1,465 |
軸距(mm) | 2,700 | 2,700 |
行李箱容積 (L) | 375/341 | 375/341 |
離地高(mm) | 163 | 133/123 |
就全車尺碼來看,Focus Active 的長寬高為 4,397x1,844x1,513mm,軸距維持與一般 Focus 相同的 2,700mm,車寬加寬 19mm、車長則是比 ST-Line 多出整整 10mm。但會有這樣的尺碼差異除了離地高抬升外,其他多是因為加入 Active 專屬套件帶來變化、車身和內部空間其實跟一般的 Focus 完全一樣。福特六和指出車輛開發時除以 BMW X2 等豪華車款的車身設定為目標之外,原廠開發之初在包含座椅著座點等參數、更是直接以 Audi Q2 為目標參考車型。
Ford Focus Active與國內跨界小型休旅對手尺碼一覽 | ||||||
車系 | Ford Focus Active | Toyota Corolla Cross | Nissan Kicks | Honda HR-V | Mazda CX-30 | Škoda Kamiq |
車長 (mm) | 4,397 | 4,460 | 4,295 | 4,334 | 4,395 | 4,241 |
車寬 (mm) | 1,844 | 1,825 | 1,760 | 1,772 | 1,795 | 1,793 |
車高 (mm) | 1,513 | 1,620 | 1,625 | 1,605 | 1,540 | 1,553 |
軸距 (mm) | 2,700 | 2,640 | 2,620 | 2,610 | 2,655 | 2,651 |
行李箱容積 (L) | 375/341 | 487 | 428 | 437 | 430/422 | 400 |
離地高(mm) | 163 | 161 | 180 | 180 | 175 | 170 |
在 Active 的外觀套件部分,前水箱護罩的中網採用 Active 專屬霧面稜格,主要以 6 角形外突的格柵交錯、暗藏 Active 的「A」字視覺,水箱護罩外框更多出黑色鋼琴烤漆飾條包圍。前保桿下方造型雖大致與 ST-Line 類似同樣標配前 LED 霧燈組,但霧燈周圍以霧銀點綴,導入 Active 專屬黑色抗磨材質,甚至前後輪拱、側裙、後保桿都有外突的黑色材質包覆,這也是整體加長加寬的主因,而這些材質最下方都還有銀色的前後下護板、銀色防刮飾條處理,車側更有 Active 銘牌驗明正身,皆在粗獷中略帶層次感,車尾則也導入與 ST-Line 相似的後方單側雙出尾管。。
尤其加高離地高帶來更好的前後進入角、離去角(雖然原廠未溝通詳細數據),像筆者的 ST-Line 就常常在進出山區或停車場「磨到前保桿」,相信擔心這點的人入手 Active 版是另一大解方!
Active 入門好動版採用「海鷹之翼」LED 晝行燈+鹵素頭燈、搭配 17 吋 5 輻雙色鋁圈(215/55 R17),至於高階任性版則採用「奪目之鐮」全 LED 頭燈組整合 AHB 自動遠光燈、18 吋 5 輻雙色切削鋁圈(215/50 R18)、甚至還多出 LED 尾燈燈條,不過很可惜 Active 與國內版本的 ST-Line 一樣都沒有像海外採用燻黑頭燈配置。車頂國內雖未有提供全景天窗,但是皆標配可承重達 75 公斤的黑色鋁製運動車頂架、強調有做雙重防水密封設計,福特六和更與 Thule 品牌合作,引進專屬 Focus Active 的車頂箱、搭配 Thule 通用型車頂行李廂,初期提供消費者 29,900 元的優惠價。
走進 Focus Acitve 的車內,對筆者而言一切都是那麼的熟悉、細節處卻又略為不同。首先進入車內的姿勢因提高座高更為從容,車內飾版從黑色碳纖維紋路、改為內藏「A」字樣的躍動藍刷紋飾板,甚至車內也採用藍色 Active「A」字樣的專屬標誌皮布混搭座椅,座椅以藍色縫線妝點,前座雙側亦有 Active 專屬銀色車門檻,展現其活潑輕鬆的戶外風格。其餘部分就與一般 Focus 類似,不同於 ST-Line 黑頂篷的灰色頂篷帶來些許空間開闊感,3 輻式方向盤也改為一般真圓式搭配下方鋼琴烤漆點綴、相較 ST-Line 的平把式少了些握感與運動氣息。
不過以頂規 Active 任性版來看,過去 Focus 高階車型備受好評的配備與元素依舊得見,包含 iACC、8 向電動座椅、HUD 抬頭顯示器、8 吋 SYNC 3.4 觸控螢幕主機含原廠導航、自動防眩後視鏡、雙區恆溫、10 支喇叭的 B&O 環艙音響、手機無線充電都是任性版的專屬配備。
入門好動版實際上也並非差距太大,標配 Co-Pilot360 系統,僅僅是 8 吋觸控螢幕主機改為 SYNC 2.5 系統(少了內建導航與車機聲控),其餘包含電子手煞車與 Auto Hold、E-Shifter 旋鈕式排檔、Apple CarPlay/Android Auto、倒車顯影等科技皆備,唯一可惜的是 Keyless 與 Push Start 免鑰匙系統在好動版改為傳統鑰匙。
就筆者長時間體驗 ST-Line Lommel 的心得,我認為這代 Focus 的 HUD 可顯示速限與 ACC 等多種資訊,出色隔音搭配 B&O 音響表現不俗,原廠導航圖資更新頻率雖然較慢、但在手機訊號不佳時仍能清楚定位,聲控系統能在行車時快速調整收音機頻道,僅手機無線充電使用時會略為發熱,選購時若預算允許、筆者建議「直上」頂規體驗會更為完整。
乘坐空間也是這代 Focus 的強項,此優點也延續至 Active,新世代 C2 底盤不僅車身放大,讓筆者 178 公分乘坐有 2 拳膝部空間、半拳頭部空間,也特別在後座中央底板的隆起降低,不僅讓腳部更能夠輕鬆舒展,乘員左右移動或後排乘座 3 人也相當輕鬆,國內車型在後排也備有後座出風口與 USB-A/USB-C 充電孔,能夠降至底的後電動窗亦帶來出色視野。
不過,長時間使用下來筆者發現 Focus 的椅墊明顯偏薄偏短,這點在 Active 上並沒有太大改變,後座略直挺沒有椅背傾角可調,還有國產版沒有外露式的 ISO-FIX 接孔、以及中央雪橇孔都略嫌可惜。後行李箱好動版為 375 公升、任性版因配有 B&O 音響縮減為 341 公升,後座椅背支援 6/4 分離,表現與一般 Focus 完全相同,與動輒 400 公升容積的跨界對手相較略為遜色,但筆者也曾 5 座滿載加上輪椅與助行器依舊能勝任。唯一較為可惜的是尾門門檻、以及後排傾倒後也有段差,Active 亦仍沒有電動尾門配置。
動力方面,Focus Active 並沒有 1.5 NA 的版本,統一皆採用 1.5 升 3 缸 EcoBoost 渦輪增壓引擎、並搭配 8 速手自排,引擎本體具有 VDE 汽缸間歇技術、PFI 歧管+GDI 缸內直噴雙噴射,動力輸出同樣是 182 匹/6,000 轉、24.5 公斤米/1,600~4,500 轉,能源局平均油耗則是皆與 ST-Line/Lommel 相同為 16.4 km/L,並不像時尚版達 17.5km/L 一樣亮眼。這具 3 缸渦輪引擎抖動抑制出色,頂多冷天發車才會察覺些微的 3 缸震動節奏,整體而言算是 3 缸引擎中的優異作品。
懸吊結構不同於一般 Focus 有區分扭力樑、SLA 多連桿兩種後懸吊,Active 統一皆為 SLA 多連桿後懸吊,前/後控制臂轉向座重新設計,減震筒、圈簧行程加高並調整參數,配胎相較 ST-Line 也改用較窄、且扁平比加厚的 Goodyear Efficient grip Performace 花紋。
特別的是,原廠工程人員還強調 Active 的後多連桿包含牛腿、後羊角等結構並非像 Lommel 版全以鈑件製成,Lommel 版為牛腿與羊角整合的一件式鈑件設定;Active 則是跟市面上較多數車款一樣、採牛腿與後羊角分開組合而成的兩件式設定,其牛腿為鈑件,而 Rear Knuckle 後羊角則改為鑄鐵件,對應的就是其加高懸吊後的特殊布局。另外,雖然 Acitve 皆為前驅布局,但原廠也替 Active 在既有的「一般」、「省油」、「運動」模式之外,新增「防滑 Slippery」、「簡陋路面 Trail」兩種行車模式,算是選擇 Active 額外的「紅利」。
整體在一般道路開起來,筆者認為相較自身使用的 ST-Line Lommel,筆者認為 Active 確實側傾比 Lommel 明顯,彎中左右的晃動也多一些,循跡性與抓地力並沒有 Lommel 出色,轉向不足特性出現的時機比 Lommel 略為提早,左右死點同為 2.5 圈、方向盤在各模式轉打的回饋也沒像 Lommel 重手清晰,煞車力道亦沒有像 Lommel 犀利而是偏線性漸進式。
但這也僅是與 Lommel 的比較,而且換個角度看其實比起 ST-Line 或 Lommel 偏硬朗的懸吊設定,Active 反倒多了些韌性與舒適 Q 彈的感受,就算坐在後座亦不會覺得路面衝擊感過大,對大多數臺灣用車族群而言是更為適切的設定,若 Lommel 底盤帶來的感受是「熱血運動感」,Active 就則是有著略帶舒適的「律動感」。而且福特六和工程團隊也指出,相對歐規 Active 偏硬朗、中國規格偏舒適的設定,臺灣版本的彈簧磅數等設定剛好介於兩者之間,是特別針對臺灣市場路況做出調校。
與同級距跨界休旅對手相較,Active 不俗的動力表現,精準且輕盈的車頭指向性,依舊帶給筆者十足的動態樂趣,8 速手自排的升檔節奏綿密,也讓其車速提升的相當迅速,優異與扎實的剛性亦讓高速巡航相當沉穩。雖然懸吊行程加長,任性版搭配 18 吋胎圈在低速路感回彈稍微仍可察覺,筆者推測應與這套 EGP 胎壁偏硬有關,但這部分其實也依舊透露出 Focus 車系運動化的本色,EGP 的胎躁也比 PS4 小一點。不過這具變速箱跟一般 Focus 相同,在低速市區部分某些時候仍有些頓挫,受變速箱保護限制、換檔撥片能夠手動降檔的控制權不大,還有 R 檔轉 D 檔的跳檔節奏較慢、迴轉時稍微要等 1 秒跳檔完再補油門,是使用上必須注意的細節。
而福特六和這次也特別在桃園揚昇高爾夫球場規畫輕度地形體驗場地,總計有包含大駝峰、大落差、穿越水坑、V 型溝、傾斜坡、S 彎道、直線加速共 7 個關卡,其中水坑的水深約 25mm,V 型溝則很好觀察 Active 比一般車型更好的離地高。筆者分別以「防滑」、「簡陋路面」兩種模式各自體驗,一開始以「防滑」體驗時,會覺得車輛的 ESP 與煞車介入較多,即便經過傾斜坡、S 彎道,將油門踩深或方向盤轉打幅度大一點,動力仍會被車輛限制、ESP 夾煞車修正的力度也比較明顯,稍微「綁手綁腳」但也是較為平穩的設定。
若調到「簡陋路面」模式,除了 ESP 車身動態穩定系統介入延後,TCS 循跡控制防滑系統還會提高輪胎空轉容許值、來甩去輪胎上的雪/沙/濕泥,實際切換後循跡防滑燈會亮起,不僅在大落差這類的泥地滑動會更為線性,在傾斜坡與 S 彎道煞車介入的時機較晚、頂多僅會「點」一下,讓駕駛在泥地沙地讓車尾有更多滑移、相當有樂趣,甚至會讓人驚訝「原來 Focus 能這樣開」!
但有了這些機能,並非是讓你有恃無恐的開這款前驅車進行重度 Off-Road 越野,而是比起傳統 Focus 多了更多地形應對能力,主要是假日露營去非鋪裝路面爛路或類產業道路等都有更多餘裕。
而這代 Focus 另一大特點就是 Co-Pilot360 半自動駕駛輔助科技,在 Active 上標配、同級車中也暫無這麼完備的系統。試駕時體驗這套系統的時間不多,但就筆者自身的 Focus 長時間使用下來,其 ACC 車速的加減控制細膩、相當符合人自己控制油門煞車一般線性,低速 Stop&Go 系統能在 3 秒內跟車、3 秒後透過 RES 鍵或油門喚醒,LCA 車道置中維持的精準度與能對應的轉彎幅度也不小,TSR 也會顯示速限與禁止超車等資訊,大幅降低筆者在長途行車時的疲勞與判讀,雖然並不能過度依賴,也需要手施以力道讓系統透過方向盤感應駕駛仍專注將手握持,但像機師一般也多出一些心力能監控周圍路況,這些科技都是體驗過就「回不去了」!
只不過 iACC 智慧型定速巡航調節系統雖然是先進的科技,等於掃描到路標速限後就能自動調節 ACC 的目標時速,但有時候難免會遇到國內速限路標紊亂的情況造成誤判降速,建議將 ACC 設定在非 iACC 的「主動」模式即可,而未有提供環景顯影、以及歐規車型的倒車煞車輔助則略為可惜。
整體而言,筆者認為 Focus Active 確實是產品實力相當堅強的作品,畢竟包含強勁的 1.5 升 3 缸渦輪引擎、C2 底盤的空間與操控性、Co-Pilot360 系統,原本就是此代 Focus 在國內創下佳績的「勝利方程式」。而藉由深度的體驗下來,雖然 Focus Active 與 Toyota Corolla Cross 這類訴求經濟實用休旅的產品並非直接對手,但可以發現 Focus Active 它不僅僅是「加高」而已,原廠團隊更花了許多工程心力來與一般的 Focus 做出區隔,這也展現 C2 底盤的多樣性,還能切合許多跨界時尚買家的需求,訴求「總有一臺 Focus 適合你」的策略,筆者相當推薦消費者將 Active 與一般 Focus 同場在展間試乘比較,更能找到最適合自身需求的車型!
只不過 Active 頂規接單價與同樣是 C2 底盤的 Kuga 時尚型接近(96.9 萬),要如何在市場上與消費者溝通彼此的產品定位差異,並讓消費者在考量 Mazda CX-30 等競品比較後選擇 Focus Active,就得端看福特六和最後的市場與定價策略了。
最近瀏覽車型